2017年終於願意收拾懶惰的心情 來發文了XD
實在拖了很久很久 相隔了快兩個月才再來一篇食記
想當美食部落客的我真的很不稱職 我知道的 哈哈哈哈
2016年的最後一頓晚餐選擇了這一家在香港知名度超高的麻辣火鍋
只要有郭富城去台灣的新聞,這一家火鍋店名必定會跟著出現
在吃之前完全無法想像為什麼港星都這麼愛它
明明台灣好吃的麻辣火鍋店有千百家嘛
到底為什麼這麼備受寵愛呢? 我們看下去~
太和殿怎麼去? 在這裡↓
因為是除夕夜的關係,訂位的時候就被告知說用餐時間兩小時
我們訂的是6點,想說兩個小時就很夠了
畢竟店面在信義區,超怕太晚會離不開 (101煙火秀啊啊啊啊)
當天用餐雖然是跟別的客人併桌
但店家很貼心的在中間放了一道小屏風 (好像台灣餐廳只要併桌都會放?)
習慣了香港用餐的風格大愛這一個小屏風♥
讓客人聊天的時候不會覺得很拘束
跟閃光兩個人實在吃不了太多
只點了鴛鴦鍋底、和牛、蝦漿、老油條、木耳、有機蔬菜拼盤、滷味雙拼和一碗蒜花
(感覺也滿多的啊XDDD)
不知道是不是坐在包廂的關係,服務生好像比較少走進來
一開始點餐還好,後來加點食物或結帳等等都必須跑出去找人
但服務生態度還是不錯的 還有國外來的工讀生
鴛鴦鍋底 | NT380 (約港幣95) , 按人數酌收 NT70 (約港幣 18)
蒜花 | NT60 (約港幣15)
點餐完畢後鍋底跟蒜花咻一下就送上來了
蒜花看起來乾乾的感覺切好了很久,不影響風味就是了
店家推薦把一勺麻辣湯加進去自己鍋裡跟蒜花和在一起當成沾醬
但我跟閃光兩個人都去外面拿了醋跟醬油和著蒜花吃 覺得比較對味~
我覺得我下次來太和殿只要點一盤肉,菜和鍋底就夠了
鴨血跟老四川的口味不太一樣
好吃程度不分軒輊,同樣軟嫩又入味,還會微爆漿
滷豆腐個人覺得大勝老四川,在老四川我從來不會加點豆腐
這邊的豆腐很入味但又頗嫩滑,不會因為滷太久失去了豆腐該有的口感
覺得很喜翻~~~
和牛 | 嚐鮮價 NT600 (約港幣150) 原價為 NT780
其實點完菜大概五分鐘全部菜都紛紛上桌了
和牛的油花看起來真的太美了 (轉圈圈)
我喜歡吃五分熟的牛肉,和牛根本不用五分就很好吃
閃光是習慣吃八分到全熟的牛肉,這個用到全熟還是很嫩
但閃光有說五分真的比較讚,所以有點這個的人不要燙太熟嚕!!
因為他們的牛肉切很薄,我還試了一個隱藏版吃法,無敵好吃!!!!!
先準備一個乾淨的碗,把牛肉攤平放在碗裡
再把一勺滾燙的白湯沖下去,把和牛當成是牛肉湯的牛肉就對了
牛肉這時候熟度大概只有三分,再把牛肉攪和一下
一碗完美的牛肉湯和五分熟和牛就煮好了 (灑花❀✿❀✿)
光聽就覺得美味了對吧~?
閃光說我們剩幾片才發現這個吃法實在太浪費了
但!! 我們還是有吃到啊 科科
如果你有點和牛真心建議試看看這個吃法喔!!!!!
蝦漿 | NT280 (約港幣65)
這蝦漿我敢說是我在台灣吃過這麼多家麻辣火鍋裡最好吃的蝦漿
要知道香港的漿類跟丸類的Q彈程度真的沒在開玩笑
所以我打槍過很多家火鍋店的漿類,這是唯一一個我覺得很好吃的蝦漿
當天把它分成十數顆,不至於每一顆都有蝦子
但每一顆都很鮮味又紮實彈牙,有蝦子在的鮮度又再增加不少
平常在別的店不太點漿類的人在太和殿可以放心的點下去
不會失望der~~~
有機蔬菜拼盤 | NT180 (約港幣 $45) 木耳 | NT100 (約港幣25)
青菜類只要夠新鮮就很好吃,拼盤上的蔬菜我都叫不出名字
不過甜度都還不錯,跟白湯是好Partner無誤
木耳有分很多種,剛好太和殿用的就是我喜歡的那一款
不會太脆,滑順好入味,紅湯白湯攏賀呷
牛肚大腸頭雙拼 | NT300 (約港幣75) 只有兩人以下入座才可以做雙拼唷
老油條 | NT80 (約港幣20)
老油條是我吃麻辣鍋一定一定要點的餐點
沒有老油的味道又不會過硬就是好的老油條
跟紅湯真的很配~ 好吃
滷味雙拼實在沒有辦法推薦...
想說吃麻辣鍋好像都會點滷味就給他點下去了
沒想到量非常少就算了..
牛肚不管是煮一陣子或是煮到最後才吃一樣硬扣扣
大腸頭非常普通,來太和殿還是把胃留給更值得的菜吧
❄❆❄碎碎唸時間❆❄❆
覺得太和殿跟老四川的口味很不一樣,但兩家都很好吃
感覺太和殿的香料比較重,老四川比較純粹
CP值來講老四川比較高因為老四川還有送很好吃的涼粉,茶和甜點
會員卡也比較好借,套餐也划算
曾經試過10人用餐一個人才NT385,還開兩鍋耶
而太和殿連一杯水都沒有的說...所有東西都要錢錢錢啊啊啊
兩家一定要選一家的話,我可能還是會選老四川
但口袋比較深,又有節慶的時候是很適合去太和殿啦
平常跟朋友吃飯老四川就很滿足了
❄❆❄以上❆❄❆
✎ 店家資訊
〒 台北市信義路四段315號
☀ 中午12點 - 凌晨3點 | 除夕當天營業到下午5點
☎ 可訂位 | (+886) 02-27050909
$ 人均台幣800 - 1000 (設有最低消費 每桌台幣1000)
❣喜歡的歡迎到BIBI的臉書粉絲團按個讚喔❣
✈ 粉絲團傳送門